社会全面走向放开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在恐慌的情绪之中,我们度过了第一波感染高峰。 目前各项数据较高峰期已经有了显著的下降,公众的恐惧心理也出现了极大的减退 。
但中疾控公布的最新数据却再次引起了公众的担忧,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是否意味着第二波感染正在路上? 公众对于第一波感染期仍然有着惨痛的回忆,第二波感染来袭会不会再次引发大恐慌?
一、 第二波感染来袭
中疾控公布了全国发热门诊趋势图,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12月23日我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达高峰,为286.7万人。1月22日迎来了一个低点,为10万例左右。2月5日迎来了一个新的低点,相较于前次低点有所抬升, 2月6日小幅上升至13.7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个数据也得到了各省报告抗原检测数量的支持,从趋势上来看, 总体呈波动减少趋势 , 12月19日达189万次的检测峰值。 2月4日回落到8.5万,但2月6日又上升至19万。
两个数据相互印证得出结论:目前我国疫情形势总体在低位平缓运行,但有一定的走高压力。中疾控也指出:发热门诊探底回升的趋势需要引起重视。对于公众来说, 最关心的还是第二波感染会不会在短期内来袭 , 毕竟第一波感染带来的惨痛记忆仍然没有消退。
根据众多专家的预测,保守的估计认为第二波感染会出现在3-5月份,张文宏医生则乐观预计第二波感染高峰会出现在5-6月份。 不过对于第二波感染高峰的来临,公众不必过于恐慌,因为经历过第一波感染高峰以后,国人建立起来的“免疫屏障”在短期内不会被毒株攻破。
张文宏医生指出,第二波感染高峰的感染人数、症状、时间集中幅度会比第一波峰值更低,对社会造成的冲击也会显著的减轻。 尽管如此,关于新冠病毒的新消息还是引起了一定的恐慌,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 变异株来袭
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疫情最新形势引发了国内的担忧,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2月30日,美国单周新增感染者中, 由XBB.1.5造成的感染者数量占比已经达到了40.5%。
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本土的CH.1.1毒株又开始肆虐起来,目前造成的感染者数量已经占美国本土感染人数的1.5%。 CH.1.1又被称之为“双头犬”毒株,自去年11月在美国被检出以后,目前已经扩散到了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无论是XBB.1.5毒株还是“双头犬”毒株,免疫逃逸能力都非常强,对新冠治疗药物的抵抗属性正在增强。 尤其是在“双头犬”毒株上检出L452R突变更是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恐惧, 因为这种突变此前曾在“德尔塔”毒株上也检测到过。
早在2022年底,我国在上海就已经检测到了XBB.1.5毒株。而“双头犬”毒株目前在国内已经检测到了154例,其中香港检测到了130例。 国内公众普遍担心,这两种新的变异株或许会造成引发第二波感染的罪魁祸首 。
但这两种新变异株的免疫逃逸能力虽然增强了,但症状并没有得到加强,短期内无法入侵中国。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第二波感染来袭无法避免,我们该怎样来应对?
三、 两大措施
首先我们的医药企业必须警惕起来,备足产能来应对第二波感染的袭击。尤其阿兹夫定片和清肺排毒颗粒两种入选医保目录的新冠治疗药物,更应该保持充分的产能,不能出现药品紧缺的情况。 前车之鉴十分惨痛 , 不能够被重演。
再者来说,现阶段国家应当加强对老年人的全过程疫苗接种工作。虽然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疫苗接种率已经超过了90%,但就我国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来说,10%的缺口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故此在第二波感染来临之前应当重视这项工作 。
总结
第二波感染来袭引起了国人的警惕,特别是来自美国的变异株更是造成了一定的社会恐慌。在第二波感染来临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国家和社会只能通过切实的行动来做好预防工作, 绝对不能让当初的混乱局面再次上演 。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