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路上的“运动员”|周光跃:村民的“知心大哥”

来源: 多彩贵州网

编者按:

在贵州乡村振兴一线,体育人在集结、在挥洒汗水;


【资料图】

希望的田野是他们干事的热土,群众向往的生活是他们奋斗的目标;

体育在绿水青山间如何释放力量?

贵州省体育局与多彩贵州网共同推出“乡村振兴路上的‘运动员’”系列报道。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付磊 实习生 淳湄媚 周星源) “周书记,快要走了吗?干脆再留两年吧,我们舍不得你!”4月21日,在离别之际,贵州省体育局派驻安龙县笃山镇洪泥村第一书记周光跃每听到村民挽留之意,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周光跃(右一)走村入户

“驻村虽只有两年,但已成为我一生的情节。”对周光跃来说,与老百姓、工作队队员共事的点点滴滴,已成为值得回味、珍藏的人生印记。

周光跃(右一)与村民交谈

2021年,周光跃接任省体育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因曾有农村工作经验,以及在队中最年长,队员尊称他为“知心大哥”。

“驻村会遇到很多困难,我要把大家团结起来,一个个突破。”在周光跃眼里,年轻队员就像自己家人一样,干起事来有闯劲,“大家一心想把工作做好,但有时候得不到老百姓理解,心情难免会受影响。”

查看黑木耳长势

每每遇到队员有情绪,“吃顿饭”是周光跃的谈心“法宝”。“每周我会喊大家一起做饭,在轻松的环境下交流,谈谈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往往会取得好效果。”

入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为副队长,他很看重队伍的集体生活,“我告诉他们,大家都在,遇到问题,不是你一个人的,是我们整个驻村工作队的,不要单枪匹马去应对。”

耕作是周光跃与村民沟通的方式之一

周光跃认为,勤沟通不仅可以增强队伍凝聚力,也是与村民拉近距离的最好方式。

“我经常提起锄头下队,和老乡一起耕作,在劳动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视野会宽阔许多。”从春耕到秋收,再到冬季养护,他通过“走心”服务,获得村民信任,“我们下来,就是来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不融入他们,工作是开展不好的。”

省体育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

洪泥村虽靠近公路,但因石漠化,产业结构单一,种植金银花、养殖小黄牛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如何保产量、做增量,使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不返贫?是周光跃思考的问题。

“我们应该融入安龙山地户外运动小镇,让体育和其他产业产生交集。”如今,洪泥村除开拓微盆景、药材等产业外,还将优势产业与体育旅游结合,来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

洪泥村正在发展微盆景产业

周光跃举例说,赛事活动多了,村的小黄牛供给自然增加,周边的农家乐、酒店很多菜品基本用的是本地牛肉,“拿越野跑、攀岩比赛来说,农家乐一天挣5000到8000,没问题。”

周光跃介绍金银花产业

乡村振兴道路上,产业如何稳中求进,周光跃有着自己的思考。“做任何决定前,调查研究一定要先做扎实,要根据老百姓的需求,以及市场、发展规律,制定规划和计划。”

冬去春来,洪泥村金银花飘香依旧,周光跃的驻村工作也即将画上句号。“回去后除了挂念,更多的是期盼,会想老百姓的日子是不是比我们来的时候更好了,产业发展是不是更进一步……”

一审:郭邱磊

二审:田钰琳

三审:张 超

相关新闻
孔庆丰 俗名孔二姣医疗经验

1、《孔庆丰(俗名孔二姣)医疗经验》是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2、作者是孔繁亮。文章到此就分享结